柞水县十八届人大 二次会议文件(17) |
关于柞水县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8年2月2日在柞水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的书面报告
柞水县财政局局长 王曾涛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全县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主要工作
2017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各级各部门以建设“三个柞水”为目标,紧扣“调整结构、转型发展”主题,奋力推进追赶超越,为经济社会趋稳向好发挥了积极作用。县十八届人大一次和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向我局交办的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三件现已全部办结,县人大常委会对财政工作报告提出的意见建议,在预算执行中均已整改和落实。
(一)2017年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主要收支科目详见预算草案附表,下同)
201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42351万元,占调整预算35200万元的120.3%,同口径增长15.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552万元,占调整预算18550万元的100%,同口径增长8.52%。
2017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7.64亿元,占调整预算17.45亿元的101.1%,增长0.6%,主要是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安排的支出增加1840万元。
2017年县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496万元,占年度预算的99.7%。
2017年县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6.3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16.16亿元的101.1%,增长1.85%,主要是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安排的支出增加1840万元。
初步测算,当年预算收支结余582万元,累计消化赤字582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目标。
(二)2017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6578万元,占预算的98.6%,增长420%;政府性基金支出9587万元,占预算的101.6%,增长269%,主要是政府性基金专项转移支付安排的支出增加3009万元。
(三)2017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98万元,占预算的81.7%,下降18.3%;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完成98万元,占预算的81.7%,下降18.3%,当年预算收支平衡。
(四)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25444万元,占预算的97.7%;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25444万元,占预算的97.7%,当年预算收支平衡。
(五)政府性债务情况
2016年市政府核定我县政府性债务限额16.2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为14.85亿元,专项债务1.39亿元。2017年省政府代发我县新增地方债券1.4亿元,年末全县政府性债务限额调整为17.6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为16.25亿元,专项债务1.39亿元。到2017年末系统内实际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为13.8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为12.63亿元,专项债务1.21亿元。当年偿还地方债券本金2000万元,统筹财力偿还政府性工程欠款1404万元。初步统计,全县政府债务将达到24.89亿元。全县综合债务率预计达到110%,超过了地方政府债务率风险预警线,属于高风险债务地区。
(六)2017年主要工作
1、收入质量稳步提升。我们严格按照《预算法》、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决定》和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财政收入管理通知》的要求,依照财政收入八个“不得”全面清查违规缴库的非税收入,规范收入管理,提高收入质量。全年非税收入完成7024万元,占年度地方财政收入18552万元的37.86%,占比同比下降27%。
2、重点支出有效保障。2017年,县级投入扶贫领域资金达1615万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8.7%,增长23.4%;盘活扶贫专项资金1924万元,重新安排到扶贫领域,切实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安排水阳高速、小岭隧道、县城供气、西渝高铁等重点项目资金15250万元,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全年共争取到位专项资金8.94亿元,有效缓解了重点项目支出的资金困难。
3、民生民本持续改善。全县民生支出14.55亿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7.64亿元的82.5%,增长0.4%,其中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支出达到80.3%。一是安排教育事业支出26370万元,学前、义务阶段及高中、职中教育等得到有效保障。二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20806万元,医疗卫生机构运转、基本药物补偿、村级卫生室改造和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等工作顺利开展。三是拨付社保基金13247万元,用于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障支出。四是投入资金3988万元,用于环境综合整治和垃圾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
4、支持三农成效显著。一是通过“一折通”发放财政补贴40余项共计10828万元。二是整合切块资金25069万元,带动社会投资9363万元,完成整合项目49个。三是利用财政奖补资金1262万元,实施“一事一议”项目40个。四是投入扶贫小额贷款储备金及风险补偿金5000万元,为5228户办理农户贷,贷款金额2.87亿元。
5、财政改革稳步推进。稳步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通过规范收支行为、健全审批流程、明确管理权责,构建完整统一、有机衔接、统筹配置、规范透明的全口径预算管理新机制。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以及“三公”经费预决算实行全面公开。乾佑、下梁2镇国库集中支付试点改革运行良好,公务卡结算制度得到推广。公务用车改革逐步深入,统一标识喷涂实现全覆盖。
6、监管职能逐步体现。对87个县级预算单位及9个镇办开展了会计监督、扶贫资金和预决算公开专项检查。全年预算安排“三公”经费863万元,较上年同比下降7.2%。完成财政投资评审项目93个,评审资金5.2亿元,审减率15.5%。完成政府采购4507万元,节约资金557万元,节约率11%。
各位代表,2017年全县财政工作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和挑战,基本完成了追赶超越各项考核指标,但是也存在许多矛盾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收支矛盾日益显现,收支压力空前增大;二是财源结构单一,税收结构不优,质量不高;三是还债压力大,债务风险高,全县综合债务率已经超过了债务风险预警线。
二、2018年财政预算安排意见
2018年,财政工作既面临新的机遇,又要应对减收增支的挑战。一是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深度贫困县逢迎国家倾向性的扶贫政策,势必会享受政策红利;二是省上追赶超越排名倒逼,形成不进则退的工作氛围;三是推动跨镇域一体发展、协同发展,打造社川河经济带,实施革命老区振兴计划,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我们也要冷静客观地看到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受政策影响,矿产企业在短期内复苏困难。二是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地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逐步取消,将直接减少财政收入。三是民生保障范围、标准逐渐加大提高,新增债券、置换债券到期还本付息等致使财政压力更大。
2018年,财政工作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财税改革,重点在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上实现新突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提升财政工作的法治化、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追赶超越目标提供坚强财力保障。
(一)2018年公共财政预算安排草案(主要收支科目详见预算草案附表)
全县财政总收入预期目标4.24亿元,同口径增长3%,地方财政收入预期目标1.855亿元,同口径增长6%。其中税收收入12270万元,增长6.4%;非税收入6280万元,下降10.6%,非税占比控制在35%以下。
按1.855亿元的地方财政收入和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18年全县年初总财力为14.15亿元,扣减当年专项上解0.04亿元和专项转移支付支出6亿元,县级可安排财力为8.11亿元,增长1.4%。按收支平衡的原则,2018年全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4.15亿元,剔除中省提前告知的专款补助不可比因素后,县级预算支出安排8.11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4%。
2018年县本级地方财政收入预期目标1.855亿元,同口径增长6%。按1.855亿元的地方财政收入和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18年县本级年初总财力为13.07亿元,扣减当年专项上解0.04亿元和专项转移支付支出5.9亿元,县本级可安排财力为7.13亿元,增长1.1%。按收支平衡的原则,2018年县本级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3.07亿元,剔除中省提前告知的专款补助不可比因素后,县本级预算支出安排7.13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1%。其中:
——个人部分支出预算46901万元,主要用于机关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方面,包括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障缴费、交通补贴等。
——保基本运转公用支出预算10431万元,主要用于机关商品和服务支出以及机关资本性支出。
——项目支出预算13968万元,主要是安排民生工程项目县级配套3964万元,项目前期费800万元,信访基金120万元,偿债准备金4154万元(到期债券付息3154万元,国开行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利息1000万元),村级活动室建设5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投入1940万元(比上年增长20%);外宣经费170万元,总预备费2000万元(按预算法规定比例提取)。其他还有6.54亿元的硬性支出和急需安排的重点项目支出无法列入年初预算盘子,只能通过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和招商引资等方式确保年度预算收支平衡。
综合考虑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以及新增政府债券的增加等因素,预计全县财政总支出将达到19亿元。
(二)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草案
2018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计划安排1079万元,增长72.64%;基金预算支出计划安排1079万元,增长72.64%,主要是预计完成国有土地出让挂牌收入1000万元,相应安排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城区集中供热、供暖)1000万元。
(三)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草案
经测算,2018年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为75万元,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为75万元,主要用于国有企业的费用性和资本性支出。
(四)2018年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安排草案
2018年,全县社会保障基金收入计划安排28595万元,增长14.5%,社会保障基金支出计划安排28595万元,增长14.5%。
三、2018年财政工作任务
(一)加大脱贫投入,打造民生财政。按照不低于地方财政收入的2%和年均增长20%以上的刚性要求将脱贫攻坚资金1940万元列入年初预算,并确保民生支出“两个80%”指标不动摇。一是重点支持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的改造提升,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政策。二是进一步织牢惠及被征地农民、农村低保、特困人员和残疾人等群体“社保网”。三是围绕精准扶贫,利用农业综合开发、村级“一事一议”、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等财政奖补政策,促进“三农”事业跨步前进。四是用足用活各类财政扶贫资金,通过财政奖补政策,扶持一批村办集体企业、合作社,让贫困户有稳定收入。
(二)努力培源保收,打造实力财政。一是全力支持小岭工业集群发展,推进工业园区复产达效。促进西川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和86个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形成新的税源。二是引导各部门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重大项目和财政资金的支持,确保2018年争取资金达到8.32亿元以上。三是加强城投、交投等国有公司的资产管理,确保资产增值保值,拓宽财政收入来源。四是继续设立项目前期费、工业发展、全民创业、招商引资等奖励基金,不断调动各级各部门抓财源建设的积极性。
(三)严格支出管理,打造节约财政。在预算安排上,把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所需的资金打实打足,不留硬缺口。在预算执行上,严格按人大批准的预算办事,除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特殊事项外,一律不追加预算,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坚持财政资金支出“五要”原则,即要有支出依据、要有资金来源、要按程序办理、要讲实效性、要完善各项手续。压减部门一般性支出,将节约的财力投入到脱贫攻坚的第一线。
(四)创新支持方式,打造效能财政。始终把支持经济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使命。一是认真落实中省市工业稳增长、促投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贝恒建材等新投产企业全面释放产能,大西沟矿业公司等3家复产企业达产达效。二是支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和景区景点晋档升级工作,推动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三是以西川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建设为载体,辐射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四是运用好PPP模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中心片区棚户区改造、城区供气供暖等完善城市功能投资的重点项目。五是大力推广“产业贷”“农户贷”“税信贷”等金融产品,全力破解农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资金难问题。
(五)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发展财政。以推进财政改革为抓手提升财政行政效能。一是探索国库现金管理新模式,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做好小岭、红岩寺等7个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推进工作,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工作机制。二是按照《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要求,细化政府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以及“三公”经费信息全面公开。三是加快理顺镇办财政所管理体制,切实发挥资金监管职能。四是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聚集效应。五是公务用车制度进一步规范,推行车辆安装GPS定位监管系统。
(六)防控债务风险、打造安全财政。一是按照疏堵结合、分清责任、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稳步推进的要求,锁定存量债务,严守债务限额,落实偿债责任。二是加强财政对外借款管理,严禁违规对非预算单位及未纳入年度预算的项目借款和垫付财政资金。三是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将债务还本付息纳入预算管理,将所有债务纳入监管范围,妥善做好债务化解。四是坚持“谁使用、谁偿还、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指导债务单位制订切实可行的偿债计划。五是积极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化解资金供需矛盾,为县域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财力保障。
(七)坚持依法理财,打造法治财政。以《预算法》为准绳,建立定位明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建立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没有预算,不得支出;对县级重大财政支出事项,坚持先报告,后安排支出的预算刚性约束机制。严格实行一把尺子量,一个标准评到底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切实把好资金关。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科学合理确定采购价格。建立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制度,完善政府债务举、借、用、还管理办法,严把政府债务举借审批关,杜绝违规新增债务。
各位代表,做好2018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和县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发努力,追赶超越,努力开创我县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文稿编辑: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