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柞水动态 > 

柞水加快推进凤凰古镇保护开发

来源:政府办 宁江平 周伟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13-05-28

凤凰古镇被史学家称为具有秦风楚韵的汉江古镇活化石,省政府将其纳入首批重点镇建设,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省首批30个文化旅游古镇,被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年来,柞水县把凤凰古镇的保护与开发作为传承文化根脉、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群众致富的突破口,专门成立了古镇管委会,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凤凰古镇保护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规划为先,打造最北方的南方古镇。按照文化旅游古镇建设要求,编制了《凤凰古镇文物保护规划》、《古镇旅游开发规划》、《文化旅游古镇建设规划》,打造集生态、耕读文化、最佳人居环境、特色民俗、休闲度假五大理念于一体的生态古镇。规划总体构架为一心、两轴、三圈、六区:核心区,重在对古街实施保护;以水、陆两轴穿针引线,把体现主题的标志性景点有机串联起来;分核心圈、过渡圈、辐射圈和入口综合服务区、旅游新区、行政功能区、营盘山观光游览区、桃园村田园休闲区、子房寨红色旅游区梯次打造,建成中国最北方的南方古镇。

二是保护为基,重焕千年古镇生机。对古镇周边的山水田林等自然环境严加呵护,花大力气对核心区古建筑古街镇修旧如旧,扶持和开发古老技艺和民俗。坚持红线、轴线、基线三线管理,街巷、民房因地制宜制定具体保护开发方案。投资3000余万元,对古街进行了全面修缮,对故居文物进行了维修,核心保护区面积由0.68平方公里扩大到1平方公里,古镇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是开发为实,建设三生并举新城。结合民生、旅游发展,投资9000余万元,改造完善凤凰镇道路、消防、给排水和排污管网及供电、河堤等基础设施,新扩建学校、医院、车站、市场、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实施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古镇保护开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完善。启动了纸房新区、水旱码头、骡帮会馆等项目建设,大力构筑依山为街、以街为市的生活区,以文化创意产业园、生态休闲农业为主体的生产区,以三大水系、凤凰山森林公园为环境的生态区三区并举发展格局。

四是文化为魂,展现特色古镇魅力。在展现古镇老建筑特有文化的同时,深入挖掘南腔北调的语言文化、敬天惜物的生态文化、原始古朴的农耕文化、楚风汉韵的民俗文化、风味迥异的饮食文化、济世养生的中医药文化、遍布民间的宗教文化,增加游客体验项目,开发集生产加工、展览销售、产品研发、农民工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手工作坊一条街,发扬光大传统技艺和古镇三绝,吸引更多的游客休闲度假、观光体验。

五是发展为要,实现富民强县目标。随着文化旅游古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以旅游、商贸、服务、加工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2012年,古镇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三产收入4300多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500多元,农家乐集群户均收入10万元。古镇的保护开发,带动了柞水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升级发展。2012年全县接待游客371万人次,创社会效益16.5亿元,今年元至4月份,接待游客99.17万人次,创社会效益4.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8%、68.3%,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文稿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