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依法行政 > 

柞水化解一起因工伤事故引发的进京非访

来源:县信访局 张宏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15-02-12

柞水化解一起因工伤事故引发的进京非访

 

日前,柞水县信访大厅领导接访室里,7.2万元人民币由县信访接待中心主任转交来访当事人,一起因工伤事故引发的进京非访案结事了。

谈某,男、四十岁,柞水县柴庄镇枣树坪村村民,2013年在本县一矿山企业打工扎伤右脚大拇指,造成十级伤残,2014年又在该企业造成腰椎九级伤残,因两次伤残的医疗费和伤残补助金、就业补助金、护理费、误工费与企业达不成协议,达不到心理期望值,而发生进京访三人次、进京非正常访两人次。任凭接访领导和干部千言万语、苦口婆心的解释疏导,上访人信访不信法,决意不走劳动仲裁、不到法院诉讼,缠访在县信访大厅,并扬言如果县上解决不了,还要联合亲友团20人赴京非访(已经到西安火车站排队购票)。

针对这一情况,县信访局一方面采取果断措施阻止购票行为,杜绝重复非访;另一方面向县信访联席会议领导作了汇报,并根据领导指示,以信访联席会议办公室名义通知柴庄镇、小岭镇、县小岭管委会、县公安局相关领导及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共同接访,并通知企业工程承包当事人当面协调。接访协调同步进行:一是算清政治账,由公安局、信访局领导对谈某进京非正常访行为及扬言再造进京非正常访的事实进行警示训诫谈话,讲清合理诉求解决到位,不合理诉求解释到位,违法行为打击处置到位的道理和政策,端正上访人的态度,教育其明确非访造成的后果,对本人违法行为的处理殃及其子女履历的政治影响;二是算清经济账,请县人社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给企业和来访当事人讲清什么是工伤及如何认定工伤事故。算清企业工伤赔偿的标准和额度。让伤者心理的期望值不能过高,企业赔偿额不能太低;三是讲究调解方法在小岭管委会之前调解的基础上,教育企业抓安全,识大体,顾大局不能将矛盾纠纷上交给政府。教育上访人理性上访,文明上访,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主张自己权利,不能缠访、闹访、越级访和非访,期望值要合乎法律规定。在对双方分解做工作,多次谈判初步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召开双方见面会,握手言和达成最终协议:由企业方一次性赔付上访人伤残补助金、理疗补助金、就业补助金、误工费、护理费等计人民币七万贰仟元整;四是由上访人请律师起草好赔偿协议书,征得协议双方同意和所有协调部门的同意后双方签字生效,并让所有参加协调部门的负责同志签字作为见证人;五是由上访人写下息诉罢访承诺书,公开承诺不再以此事上访。

拿到补偿款的淡某对自己在上访渠道上的不理智行为表示自责和后悔,激动的说:“感谢政府给协调解决了我的补偿款,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请求政府对自己的非正常访行为进行批评教育。”

 

文稿编辑:吴学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