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16-11-01



政府工作报告

201661日在柞水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应对新形势,强化新举措,“十二五”目标顺利实现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积极适应新常态,沉着应对新挑战,紧抓事关长远发展的“八件大事”和“十大工程”,千方百计稳增长、促投资、扩消费、惠民生,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6.17亿元,增长1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65亿元,增长28.5%;财政总收入5.2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7亿元,增长11.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36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22元,增长9.9%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紧扣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县域经济稳定增长。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主引擎,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100个县级项目完成投资占年任务的120%。争取上级资金6.5亿元、政策性贷款4.26亿元、新增债券6850万元。全面落实就业政策,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4.97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2091人。积极培育新兴消费业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4亿元,增长12.82%。

(二)围绕稳产促销优化服务,工业运行企稳回升。综合运用财政奖补、贷款贴息等措施加大对工业企业帮扶力度,积极对接陕钢、达钢等集团企业,解决销售难题。主动搭建银企平台,为困难企业争取金融贷款2.78亿元,促进了停产或半停产企业复产。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1.43亿元,增长17.49%,其中规模工业产值148.93亿元。

(三)着眼提质增效培育产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坚持依托资源、依靠科技,促传统产业升级,促新兴产业发展。启动了现代工业产业园建设,钛和磷提取技术取得新突破,欧珂公司重大技改全面完成,橡籽凉粉加工项目建成投产。西川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扩容升级稳步推进,新认定市级农业园区和龙头企业各2家。大力扶持商贸流通、养老休闲等业态,九天山滑雪场建成试运营,溪水农庄正式对外营业,终南山大峡谷和佬林终南山居项目启动建设。创新旅游营销策略,成功承办了秦岭生态旅游节、环秦岭公路自行车赛等节庆活动,全年接待游客55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8.35亿元。

(四)立足区域统筹持续用力,城乡面貌日益改善。坚持以棚户区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为统领,“十大城建工程”完成投资12亿元,G211石镇至石瓮段“三改二”工程建成通车,乾佑街沥青路面改造全面完成,凤凰镇仿古街立面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营盘生态旅游产业园污水处理项目建成使用,杏坪、瓦房口、曹坪等镇建设取得新进展。强力推进18个美丽乡村建设,朱家湾获得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称号,凤镇街社区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深化“河长制”管理,大力实施汉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程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青山绿水蓝天成为柞水的靓丽名片。

(五)紧盯民生保障加大投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全县民生支出11.94 亿元,增长6.1%。“十大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建成保障性住房310套,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9处,东红路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工,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五保供养、残疾人生活补贴等民生政策全面落实。实施7个陕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搬迁群众1800户6206人,全县790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六)坚持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发展活力全面释放。精准稳妥实施各项改革,财税、金融、教育、文化、卫生等重点行业改革稳步推进,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取消合并行政审批事项99,承接省市下放行政审批事项83项,公车制度改革全面到位。持续加强与陕煤化集团、吉利集团等国内500强企业的务实合作,全年引进项目19个,引进资金108.56亿元,落实招商到位资金46亿元。

同时,民族、宗教、地震、气象、档案、人防、消防、地方志、工商联、国防动员、市场监管、妇女儿童、红十字会等领域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15年各项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二五”顺利收官。“十二五”确定的33项主要指标中,17项完成或超额完成,16项基本完成,为我县在“十三五”时期追赶超越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顾过去的五年,全县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步伐。

——五年来,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围绕打好资源、生态和区位三张牌,聚焦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旅游标准化三篇文章,扭住三大主导产业不动摇,实现了经济量和发展质量双提升。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4%,总量是2010年的2.21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2.7%,总量是2010年的4.15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4.1%,总量是2010年的1.93倍,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3.5%,总量是2010年的2.87;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达56.94亿元和18.84亿元,分别是五年前的2.14倍和1.72倍,支撑发展和保障民生的能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重要支撑,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到9.5:62.8:27.7,产业体系更趋合理。狠抓现代农业,西川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晋升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卉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被列为省级重点农业示范园,培育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5个、职业农民308人。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累计引进入园企业30余家,培育规模企业23家,小岭循环工业集中区跻身“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行列。大力实施旅游活县战略,牛背梁和柞水溶洞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凤凰古镇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和陕西最美小城镇。

——五年来,城乡统筹整体推进。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同步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相继建成了县二级客运站、新城主街硬化、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实施了迎春片区及体育场周边等棚改项目,连接新老城区的道路改造升级全面完成,城区面积扩大到8平方公里,营盘、凤凰、小岭、红岩寺等镇面貌焕然一新,集镇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基础建设全面推进,建成了县城供水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60处,解决了4.2万群众饮水难题。镇村农网改造全面完成,西康铁路二线建成通车,东红路、色杏路等重点交通项目建成投用,柞山高速、小岭隧道、下老路等全面启动建设。新建通讯基站650个,新增光速上网1.2万户,我县成为全省首个全光纤覆盖县城。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汉丹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森林覆盖率达到70.67%。

——五年来,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和镇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乡镇由13个合并为8镇1办,村级组织由122个合并为81个村(社区),县级部门机构压缩15.4%。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并受到省上表彰,农村信用社成功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引进长安银行落户柞水。积极实施全民招商、精准招商,累计落实招商到位资金205.84亿元,争取上级专项资金31.7亿元  

——五年来,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坚持将新增财力和财政一般支出的80%以上用于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城关小学实现整体搬迁,县幼儿园迁建全面启动,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53所、标准化幼儿园17所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建成村文化活动室40个、文化大院10个、卫星数字农家书屋13县中医院迁建工程主体完工人口政策有效落实,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累计实施重点民生项目350多个,搬迁群众6752户25071人。完成棚户区改造588户,建设保障性住房6801套。“五大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农合参合率达100%,五保集中供养率达6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8%以内。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县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社会事业成就斐然、人民群众普得实惠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先后获得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中国文化旅游名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法治县创建工作先进县、省级文化先进县、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县城建设先进县、省级双拥模范县等国省荣誉。五年的成果令人欣慰,五年的成就催人奋进,五年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深体会到,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只有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全力以赴转方式、调结构,想方设法扩张经济总量,做大经济“蛋糕”,才能实现有速度、有质量的发展;只有牢牢扭住重大项目、主导产业、城乡建设等重点工作,秉持和承接过去良好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不疑惑、不动摇、不折腾地抓好落实,才能在逆境中保持优势、实现赶超;只有着力改革创新,以新思想、新理念、新方式推动发展,才能更大限度释放发展活力;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主动解决好、落实好群众的新期待,才能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驻柞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柞水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要素制约仍然突出。立地条件相对较差,新兴业态、信息化发展缓慢,人才、技术、资金、土地等要素短缺。二是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经济总量偏小,优势产业规模不大,低端产品占比较大,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脱贫攻坚任务繁重。贫困人口多、群众收入低、经济自给能力差,如期实现脱贫摘帽任务重大。四是公共服务水平偏低。人民群众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食品药品安全等公共服务滞后,与实际需求和人民愿望有较大差距。五是环境保护压力很大。环境约束日益趋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尖锐,农村环境治理任务繁重。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引领新常态,实现新突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调整经济结构、推进转型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明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五大政策支柱”、“五大重点任务”和“十个更加注重”,为我们廓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国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赢脱贫攻坚战;省委、省政府务实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明确支持西商一体化发展;市上坚持追赶超越、绿色循环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秦岭休闲之都、丝路产业新城,这些为我县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有利于我们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型发展动能,促进改革红利、内需潜力和创新活力叠加释放。特别是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干群发展意愿更加强烈,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实现新常态下的更好更快发展。

按照县委十七届十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县政府编制了“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未来五年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本次大会审议批准后,我们将认真组织实施。

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小康、美丽、法治“三个柞水”建设为目标,以调整结构、转型发展为主线,按照中心县城引领、园区产能集聚、产业长廊带动、绿色干道连接、特色小镇支撑、美丽乡村点缀的发展布局,做强矿产冶金,做精生态旅游,做大现代医药,做特现代农业,做好新兴产业,坚决打赢精准脱贫、全域旅游、新型城镇化、工业发展、特色农业“五个攻坚战”,全力打造秦岭最美会客厅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现代医药生产基地、秦岭山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新兴产业孵化基地,确保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是:2020年力争实现“四个翻两番”和“六个上水平”“四个翻两番”即: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两番,年均增长10.5%左右;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4.9%和15.3%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两番,年均增长14.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比2010年翻两番,年均增长18%左右。“六个上水平”即:产业结构上水平,对外开放上水平,绿色发展上水平,财源建设上水平,公共服务上水平和改革创新上水平。

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建设现代工业化体系。坚持循环、低碳、环保、高效理念,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促进产能向园区聚集,努力提高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能力。做强矿产冶金工业,加快新型工业园和现代工业产业园建设步伐,全力壮大以铁、铜、银、钛、钪等资源为依托的材料深加工产业链,精心培育尾矿及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努力把小岭循环工业集中区打造成百亿级增加值的产业园区。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为依托,做大现代医药工业,促进盘龙园区二次创业,加快现代医药、医疗保健、康体养生等产业发展,健全中药生产、加工、流通、科研体系建设,打造医药健康产业新版块。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养生养老等新业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培育孵化新型产业,力争“十三五”末,全县工业产值达到270亿元。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一轴三廊五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和“一主一副”的中心城区带状组团式空间形态,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努力实现生产空间高效集约,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G211“三改二”快速干道连接线建设,全力抓好棚户区改造、县城广场、新城开发、盘龙公园等项目建设,到2020年城区面积扩大到10平方公里,县城人口增加到8万人,努力打造3至5个在省市有影响力的特色重点镇。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建成最美会客厅。严格划定生态红线,系统推进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确保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72.8%,单位GDP能耗降低1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以创建全国旅游示范县、秦岭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建设精美城镇、精品景区、美丽乡村三大会客厅为抓手,整体推进营盘、县城、溶洞景区和凤凰古镇四大旅游区域开发,大力发展沟域经济,建成牛背梁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凤凰古镇、秦楚古道成功创建4A级景区,全面提升柞水溶洞景区内涵,强力推进旅游和工业、农业、文化、商贸、养老、电子商务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新亮点。按照全域游理念,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旅游交通设施,建设绿色快速干道,加大旅游环境整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到2020年,年接待游客达到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3亿元。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增强发展源动力。深入实施开放战略,丰富对外开放内涵,加强与西安及周边地区开展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支持市场资源要素充分流动,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资源共同开发、产业分工协作,努力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全面融入西安大都市经济圈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围绕优势资源,精心策划包装项目,积极与大企业、大财团合作,以大企业落户带动产业大发展。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在环境、生态、教育、卫生等领域,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充分利用政策贷款和金融贷款,争取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等领域有新突破。

五是坚持共享发展,促进发展成果普惠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现15年免费教育,推行免费职业教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系统推进医疗卫生、食品药品、体育健身等大健康产业发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建立现代化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和服务供给体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柞水文化软实力。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形成人人享有基本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制度衔接顺畅有序、管理服务高效便捷的社会保障体系。力争到“十三五”末,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县域就诊率达到90%左右。按照“五个一批”路径,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18年实现贫困县摘帽、3.12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三、抢抓新机遇,聚蓄新势能,全力做好今年工作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对于实现“十三五”高点起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围绕建设“三个柞水”总目标,以调整结构、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八件大事”和“十大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更加注重创新创业、协调协同、绿色崛起、改革开放、共享共建,争先晋位、勇创一流,确保首战告捷,开局必胜。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均同口径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7%,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

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投资拉动,全力筑牢增长支撑。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聚集发展势能,努力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支撑。

全力以赴建设项目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二季度所有项目全部开工。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全年105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108亿元充分发挥大项目引领作用,集中精力抓好陕西银矿资源综合利用、韩国民俗风情小镇等25个年度投资过亿元的重大项目,力促大西沟矿业公司技改、宏阳铁尾矿机制砂等62个项目年内建成投产

紧扣政策策划项目。围绕优势产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等领域,精心策划、包装、论证一批战略项目,充实项目“三库”,做好重大战略项目储备推进资源、区位、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设立1000万元项目前期费,做实做细钛材生产、新型环保包装材料等40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前30%以上开工建设,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倾情招商争引项目。坚持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完善重大招商项目落地机制,力争在引进国内500强企业集团上取得新突破全力抓好专题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聚集招商等活动,全年招商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紧跟国家投资导向和支持重点,扎实做好项目申报,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投资和专项基金、政府债券、政策性贷款,大力推广PPP模式,千方百计吸纳民间资本,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确保全年争取财政专项资金8亿元以上。

转变方式服务项目。继续推进“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严格落实36个重大项目领导包联和部门包抓责任,确保项目高效推进。深入开展项目建设环境专项治理,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项目建设行为,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一站式服务等制度,实现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全方位、零距离、高效率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用足用活土地、金融、环保等政策,主动破解征地、拆迁、资金等难题,努力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聚焦结构转型,全力推进工业突围。坚持把工业作为县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扩大总量、提升质量、调整结构、延伸链条,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81.3亿元,增长12.3%。

力促企业生产增效。全面落实稳产促销政策,采取“一对一”、“点对点”和“内销外联”等办法,积极帮扶大西沟矿业公司、金正公司等企业满负荷生产,支持智达、博隆东升等公司达产达效。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产销对接会、专题推介会,力促主要工业品产销率保持在90%以上。精心策划高端建材、钛材生产、非金属加工、磷酸盐系列产品等延链项目,引导企业强化内部管理,着力提升生产效益。集中抓好盘龙公司二期生产基地等“十大工业项目”建设,全面打响产业结构优化攻坚战,不断增强工业经济支撑力。

培育壮大规模企业。深化“百人包百企”活动,鼓励“政企院”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资本化、产业化水平。设立10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综合运用财政奖补、贷款贴息等措施,落实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加快县电子商务孵化园建设,发展壮大混合所有制经济,逐步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的梯次发展结构,力争新培育规模企业4家以上。大力发展农特产品、旅游纪念品等加工企业,精心培育功能互补、链条延伸、协作有序的产品体系,促进工业经济量质同升。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坚持“绿色化、生态化、低碳化”发展,鼓励企业改良工艺,走循环产业、循环利用、循环发展之路,提高效能效益。精心谋划新型建材、纳米材料、装备制造、新药研发等项目,积极打造铁矿采选及深加工、银铜深加工、尾矿综合利用等循环产业链,突出尾矿回收重晶石、贝恒尾矿建材等循环产业项目建设,不断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制度,落实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计划,加速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产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精心推进小岭工业集中区扩容升级,抓好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加快现代工业产业园建设步伐,完成七通一平,建成标准化厂房3万平方米,力争全年新引进入园企业3家以上,实现产值136.4亿元。全力推进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壮大,新建盘龙公司生产基地标准化厂房2.7万平方米,加快药浴药膳、康体运动、生态观光等产业发展力争全年新引进入园企业3家以上,实现产值23.8亿元。

(三)着眼全域旅游,全力加快转型升级。把旅游作为改善消费品供给的重要方向,按照“精品景点+文化旅游名镇+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推进生态游向观光度假、休闲体验、怡情养生转变。

加快精品景区打造。围绕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加快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5A级景区创建步伐,启动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力争凤凰古镇4A级景区和豫源漂流、朱家湾3A级景区创建通过验收命名。坚持板块推进,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抓好佬林终南山居、终南山大峡谷、古道岭综合开发等“十大旅游项目”建设,做实旅游养老综合开发、药王沟旅游开发等项目前期工作,建成县智慧旅游服务中心。着手丰北河、九间房生态游和红岩寺红色游的开发打造,不断丰富全域游内涵。

加快旅游要素配套。围绕提升旅游承载能力,抓好羚牛谷服务区扩建、西沟峡生态停车场、莫奈花园小镇等项目建设,全力抓好青少年户外活动基地和金井生态养生城等旅游配套项目。积极争取实施一批旅游公厕项目,大力开发一批旅游延伸产品,着力打造一批休闲农庄、家庭旅馆、高端民宿,实现旅游全要素、多环节增值。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五美”标准,整合项目资金,巩固提升朱家湾国家美丽乡村、石瓮子社区秦岭美丽乡村创建成果,突出抓好营镇社区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入口形象区、时尚主街区、怀旧老街区、滨河休闲区、孝义厅创意文化区、特色民俗体验区6大功能区。抓好北关社区、罗庄社区、联丰村、张坪村、老庄村等15个特色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建成一批“环境美、经济强、生活好”的美丽乡村典型。

加快各类产业融合。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辐射面广等优势,突破一产、二产和三产的界限,加强与历史文化、饮食娱乐、现代农业、互联网+等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政策的对接,着力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将产业融合作为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工业、体育、商业等行业融合,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康体旅游等特色旅游,鼓励发展旅游地产、旅游演艺、旅游商务、旅游饮食等业态,大力开发地方特色旅游产品,努力形成多点支撑、融合发展的大旅游格局。

加快服务水平提升。推广旅游标准化管理和行业规范,扎实开展大培训、大创建、大服务活动,抓好旅游特色名镇、乡村游示范村和文明景区、平安景区创建,努力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大胆探索旅游体制改革,健全旅游执法监督管理体系和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建立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诚信激励机制、失信违规惩戒制度,不断改善和优化旅游环境。持续开展旅游服务质量大提升行动,深入研究解决景区景点之间的交通问题,力争年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1亿元。

(四)聚力精准扶贫,全力促进致富增收。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力争农业总产值达到13.3亿元,增长5.6%,确保全年21个村(社区)脱贫摘帽,实现4101户8900人稳定脱贫。

培育致富产业。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抓好西川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九天山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中国七药产业园等八大农业园区建设,全面提升农业集群发展水平。推行“公司+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扶持一批能带动脱贫致富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突出抓好商洛“八大件”系列产品开发,加快千万只土鸡散养示范县等“十大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积极培育菜、果、烟、菌、畜等富民产业,发展设施蔬菜、花卉、烤烟2万亩,新增中药材2.5万亩,实施核桃良种建园6000亩、综合科管30万亩,建设省市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5个。积极申报注册商标,力争认定全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省级著名商标2件、市级知名商标3件,全力建设秦岭生态农业示范县。

夯实致富基础。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推进与省水务集团合作进度,尽快启动马耳峡水库建设,新建加固乾佑河、社川河等堤防20公里,全面完成节水灌溉、高标准基本农田、农村安全饮水等工程,加快推进县城供水管网改造。抓好柞山高速、小岭隧道、凤凰镇过境公路、牛袁路、乾云路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完成下老路改造。启动6个新农村启动村和6个推进村建设,新建4G通讯基站60处,建成宽带光纤入户点7000处,着力夯实发展基础。

提升致富能力。坚持“输血”和“造血”并重、“扶贫”和“扶智”并举,建立完善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资助政策,畅通助学贷款、社会资助“绿色通道”,努力让贫困群众有一技之长。突出抓好职业技术培训,加强培训资源整合,落实国家对贫困家庭学生就读职业学校的各项优惠政策,让更多孩子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使愿意走出家门的都能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留在农村的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扎实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鼓励返乡农民工领办各类三产、农业、小微企业,带动千家万户创业,力促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落实惠民政策。按照“五个一批”路径和“六个精准”要求,落实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扶持、教育扶贫、易地搬迁、生态补偿等10个配套办法和精准扶贫贷款担保储备管理办法等金融扶持政策,设立3000万元扶贫贷款储备资金着力破解贫困群众贷款难问题。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优做特农产加工和种养业。推进易地搬迁扶贫,为符合条件搬迁户提供建房、生产、创业贴息贷款支持,重点实施下梁、乾佑、小岭3个移民搬迁安置小区易地搬迁群众1700户,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积极开展社保兜底和医疗救助,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农村低保标准和脱贫标准“两线合一”

(五)加快城镇发展,全力建设美丽家园。坚持以秦岭最美会客厅建设为抓手,同步推进园林县城、特色集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拓宽城市空间,切实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以县城停车场和城市供热为重点,投资11亿元实施“十大城建工程”,突出抓好桃园小区、石镇老街、土产公司及周边棚户区改造工程,完善茨沟小区、明星小区、槐湾小区基础设施。加快东昇公园环线工程建设,完成入口道路改造。推进城区天然气管网工程,建设加气站至城区中压管道4.5千米。加快新城滨河公园建设,实施G211石镇至石瓮段“三改二”沿线6公里绿化景观带建设,新修河堤550米,建成橡胶坝水体景观2座。   

加强集镇设施建设。按照“五规合一”,结合城镇功能定位、文化特色等因素,修编各镇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以科学的规划引领重点镇建设。按照特色小镇引领的思路,因地制宜重点打造,完成凤凰古镇临街建筑立面改造、水旱码头仿古街、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建设,抓好营盘营湖山庄、孝义厅建设。完善集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小岭镇公租房100套,新修曹坪垃圾填埋场、小岭生活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加快曹坪、杏坪、红岩寺等集镇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提升城镇管理水平。严格执行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严厉惩处规划建设管理违法行为,不断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形态功能。完善交通、环境、应急、市政设施运行等城镇管理体系,提高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从严落实县、镇办、社区管理服务责任,提升城镇精细化、网格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山水园林县城。

建设生态宜居环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省级生态县、水生态文明试点县创建,扎实抓好生活垃圾和废水无害化处理。大力实施生态建养工程,统筹抓好退耕还林、区域绿化等工程建设,狠抓饮用水源区、水土保持区保护和工矿废弃地裸露山体植被恢复。加快中小河流治理、丹江流域治理、小型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全年绿化造林3万亩、义务植树60万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平方公里,严格规范河道采砂行为,保护好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宜居环境。积极争取秦岭生态保护专项资金,因地制宜发展对生态环境有益的各类产业,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潜能。

(六)注重资源均衡全力保障群众需求。围绕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扎实抓好“十大创建”,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顺应群众对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需求,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国家级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县省级教育强县和素质教育试点县创建为契机,加快县幼儿园、乾佑中学、蔡玉窑九年制学校等15个教育项目建设,力争今年8月底完成县幼儿园迁建任务,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启动省级标准化示范高中和数字化教学示范校创建,实现高中免费教育,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丰富文化体育生活。深入开展“送欢乐乡村行”和“文化惠民进万家”活动,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和企业文化,打造提升村级文化活动室20个、新建群众文化大院10个,创作地方特色精品文艺节目,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狠抓网吧、游戏厅等文化市场监管,创造良好的文化娱乐环境。加快体育场馆建设步伐,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继续实施农民健身工程,全面提升群众健康素质。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抓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成县中医院迁建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启动省级健康县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健全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提高新农合财政补贴标准,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障与民政救助无缝对接,继续扩大异地结算范围,强力推进分级诊疗,最大限度减轻群众看病负担。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制度改革,健全卫生服务体系,建成县域卫生计生信息平台,实现“百姓一张卡、政府一张屏”的“数字卫生”和“智慧医疗”目标。

注重食品药品安全。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严把食品加工、准入、流通、消费等环节管理,加大定期监督检验和重点产品专项抽查力度。大力整治食品安全问题,依法查处无证照生产加工、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严格落实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推进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推行诚信经营公开承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强化药品购销渠道、仓储管理、药师在岗履职等环节监管,加大对药品购入渠道审查力度,保障群众用药安全。

(七)强化社会保障,全力改善人民生活。围绕改善民生目标,坚持多方筹措民生资金,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从严落实兜底政策,不断健全保障体系,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切实办好民生实事。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不断壮大骨干财源,积极发展群体财源,努力培育后续财源,夯实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财源基础。同时,积极争取上级专项投资支持,用足用活各项国家政策,筹措更多的财政资金,既保工作运转和事业发展,又为民生改善提供财力支撑继续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全力抓好水源建设、移民搬迁、教育基础、卫生健康、老年乐园等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圣佳老年疗养托管中心8000平方米老年公寓、职教中心综合培训基地等项目建设任务,着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整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继续提高基本医保筹资和保障水平,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实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提高新农合大病救助等报销比例,健全重特大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城乡低保、减灾救灾、养老敬老和扶残助残等保障体系,注重农村“三留守”等弱势群体帮扶。建立商业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补助联动机制,构建多层面的社会保障体系。

大力支持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促进和创业创新有机结合,落实就业创业系列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其他重点人群就业。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政策,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围绕创业型城市建设,强化职业培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力争年内城镇新增就业2210人,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80人、困难人员就业390人。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完成劳动力转移就业4.8万人次以上,创经济收入4亿元以上。

完善金融保险体系。创新金融工作机制,将金融支持纳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总体框架之内,着力凝聚信贷支持与其他资金扶持合力。强化银企对接,构建企业和商业诚信体系,积极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搭建信贷中介平台,加快组建中小企业担保贷款公司,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贷款方式,大力推行土地储备贷款、在建工程抵押贷款、股权质押及股东担保贷款、法人账户透支贷款等担保方式,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金融通道。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和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八)创新社会治理,全力构建和谐柞水。围绕建设平安、和谐、法治柞水目标,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构建新型社会治理服务体系,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加强法治文化广场示范街、示范长廊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每镇建成法治文化街1条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法治学校1所,全面提升公众法治意识。加强法律服务工作,在县直部门和镇办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继续落实好“一村一律”。开展“十项举措惠民生、法律援助解民困”活动,促进司法行政工作和网络向行政村延伸。

持续强化安全生产。建立安全生产信用公告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建立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隐患台账,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快应急信息化步伐,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不断优化群众工作。狠抓矛盾纠纷化解,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妥善协调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扎实开展法治信访建设年活动,完善“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信访诉求受理平台,落实领导干部坐班接访和带案下访制度,确保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持续推动信访工作制度改革,严格实行诉访分离,加大对进京非访、无理缠访、组织集访等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着力打造“法治信访”、“阳光信访”、“责任信访”。

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宗教活动场所监管,做好社区矫正和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有效防范和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流动人口、特殊群体服务管理,建立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工作机制,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扎实抓好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排查治理,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四、履行新使命,塑造新形象,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繁重艰巨的发展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建设法治、务实、诚信、服务、廉洁的人民政府。

(一)尊法治,重民主,建设法治政府。大力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政府职能。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办理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认真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决策程序,细化政务公开方式和内容,确保政府决策民主科学、公开透明。以法治思维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公共卫生、财政管理、社会保障、公务用车等领域改革,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力充分迸发。

(二)严管理,勇担当建设务实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责任机制、奖勤罚懒激励机制和常态化的督查问责机制,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倒逼谋事干事的精气神,切实解决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等“为官不为”问题。持续完善重点工作推进机制,实行清单式管理全覆盖,让广大干部心中都有“时间表”,眼前都有“施工图”,肩上扛着“任务书”。创新干部管理激励机制,建立合理“容错”机制,激发敢闯敢试、敢于担当、敢为人先的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激励他们担好深化改革之责,履好推动发展之职,尽好服务群众之力,努力提高政府工作执行力,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三)讲忠诚,树形象,建设诚信政府。始终把忠诚守信作为科学施政的基本要求,把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要求体现到履职尽责、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中,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大兴雷厉风行、立说立行的施政新风,带头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做到有言必行、有诺必践。大力推进省级县域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县创建,严厉打击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行为,着力整治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确保发展任务、民生实事等承诺目标一一兑现,真正以实际成效取信于人民群众。加强政府系统公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严禁乱承诺、乱开口子,坚决杜绝政出多门、朝令夕改和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行为,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

(四)抓改革,提效能,建设服务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全面公布县级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实行投资项目审批监管线上运行。加快推进“证照分离”,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监督执法重心下移,落实政府属地监管责任,切实解决市场秩序、安全生产、市容市貌、社会诚信等领域的管理缺位问题。改进公共服务,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办好各级政务大厅,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规范流程、明确标准、缩短时间。落实镇办村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度,把政府部门“端菜”变为人民群众“点菜”,精准清除阻碍政务服务的“堵点”“痛点”和“盲点”,营造破束缚、汇众智、促创新、保公平的良好环境。

(五)守纪律,讲规矩,建设廉洁政府。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主体责任,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政风民风向上向善。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建立厉行节约长效机制,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不断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加快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重点抓好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资源配置、公共工程建设等领域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扎紧制度笼子,消除寻租空间,铲除腐败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实干才能兴业,奋斗赢得未来。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县人民,以心无旁骛的信念,攻坚克难的勇气,创新务实的作风,提振精气神,汇聚正能量,创新求发展,为建设“三个柞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文稿编辑: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