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调研 > 

关于柞水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来源:柞水县政府办公室 周珊珊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13-12-06

文化产业是一种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文化需要作为目标的物质生产部门。近年来,柞水县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促进柞水经济和社会建设事业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if !supportLists]-->一、<!--[endif]-->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文化产业的主要行业分类及布局

按照国家文化产业领域的分类分项要求划分,柞水县文化产业主要有文化演艺类、文化休闲娱乐业类、网络文化游戏服务业类、文化旅游业类、文化用品设备销售业类、印刷业类等六个大类。文化演艺类有国有剧团1个,即柞水县剧团,在编人员46;民间文艺演出团体26个,从业人员1031人;专门表演场所3个,分别是县影剧院、凤镇戏楼、红岩寺戏楼,其中柞水县影剧院为国有单位,兼有大会堂功能,从业人员5人。文化休闲娱乐业类有游戏厅3家、歌舞厅6家、文化休闲广场3处、个体书店7家,打字印刷29家。网络文化服务业类主要有电视台1家、广电网络公司1家、网吧18家,其中县城内7家、各镇主要集镇中心11家。文化旅游业类主要有5个旅游景区,分别是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九天山森林公园、秦楚古道、凤凰古镇;旅行社2家,分别是柞水县秦之韵旅行社、商洛假日旅行社柞水分社。文化用品设备销售业主要有音像制品销售店6家。印刷业有印刷包装厂29家,主要生产文化用品和商业包装用品。

    2.文化产业行业收入情况

2012年,演艺类年内创产值(收入)78万元,其中国有文化馆从事文艺辅导、艺术培训,年收入0万元,民间演艺团体年收入78万元;文化休闲娱乐业年收入251万元,其中游戏厅收入48万元,歌舞厅收入123万元,书店收入80万元;网络文化服务业年收入848万元,其中柞水县电视台广告收入25万元,广电网络公司收入364万元,网吧收入459万元;文化旅游业创收入16.5亿元;文化用品设备销售创产值154万元印刷业总产值153万元。

3.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措施

一是以社会服务市场为依托,培育发展骨干文化企业。下大力气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了解、掌握本县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主动为经营业主排忧解难,鼓励他们大胆创新,为他们搭建良好的平台。目前,以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小岭红竹鸟网吧、柞水福利印刷厂为代表的骨干文化企业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雏形。二是以建设文化示范村为载体,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全县各镇以村委会和社区为依托创建文化示范村和文化示范区。目前,全县在创建红岩村、常湾村、迎春社区、仁和社区4个示范点的基础上,已启动马蹄湾村、东甘沟村、石镇村的文化产业示范村创建工作,以此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助推农村文化产业化。三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打造文化产业品牌。为了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自2008年起,该县就按照专业为主、理性普及、擦亮品牌、走向市场的思路,着力打造柞水渔鼓这一陕南文化第一品牌,为山水旅游注入文化元素,代表剧作有《竹风清音&middot;渔鼓情》、《杜鹃花开》等在省内外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柞水县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中所占的份额日趋增大,对于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也愈加明显,但与群众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现实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定位不够明确,缺乏总体规划。目前,我县对加快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作用定位不够明确,针对我县文化资源优势,文化产业的定位、发展规划尚未形成。缺乏产业规划,对文化产业这一领域我县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不透彻,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缺乏深入探索。对文化旅游来讲,文化与旅游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整体,缺乏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而文化的经济实现形式又要依托旅游才能实现。

2.文化产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总体看我县文化产业普遍存在着少、小、散、差的现象。即:具有业内领军地位及辐射带动能力的文化企业少,具有行业特色的文化产业规模小,发展速度慢、质量不高,项目及资金投入分散,对文化资源缺乏必要的整合、开发、利用。多数文化经营企业大部分是从事出版物零售、网吧、复印打印行业,都是小打小闹,科技含量低,效益较差,缺乏活力和竞争力。

3.专业人才匮乏,政策机制不到位。我县从事文化产业管理人员高层次、专业化、复合型人才短缺,懂经营、有创意、会管理的文化营销人才欠缺,特别是既懂专业艺术又懂管理的综合型人才奇缺,是制约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发展文化产业相关政策机制还没有出台,引进人才拴心留人的软环境氛围不浓。同时,文化作为产业仅靠文化部门单一管理,已不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从事文化产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市场意识、管理理念等与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4.宣传力度不够,投入资金少。我县的文化底蕴、历史积淀等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和鲜明特点,但缺乏对全县文化资源有效整合,深入挖掘的意识不强,包装推介的宣传力度不够。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无论是政府投入还是民间投入的资金明显不足,这与我县经济实力的壮大和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建设全省文化强要求不相适应。

三、思考与建议

前,全国上下都在深入开展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活动,各级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刚出台不久,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高潮即将到来,文化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柞水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1.提高认识,科学规划。提高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是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前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应成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抓手、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要紧紧围绕建设关天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县域板块这一目标,规划设计具有柞水特色的文化产业。在挖掘新一批文化产业时调整思路,结合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整合全县文化资源,融入规划设计建设之中。应聘请国内外高端文化产业专家,结合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科学论证,确立我县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战略定位,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初步形成包括印刷出版、旅游休闲、文艺演出、文化娱乐、网络文化、图书报刊、文化艺术品等业态的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我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培育亮点,创新品牌。围绕生态、饮食、民俗、演艺文化四大主题,依托我县的景区景点或农业观光园,打造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品牌,拉动产业,推动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通过开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健身旅游、创意旅游,精心设计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以校园文化节、农民文化节、旅游文化节等为载体,积极策划具有县域特色的重大节庆活动,实现以文化提升旅游,以旅游传播文化的良性互动。把宣传我县旅游文化整体形象作为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范围策划组织大型形象宣传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县城标识,提炼柞水精神,创作文艺作品,打造魅力柞水城市形象。组织专业人员对我县人文历史进行深入挖掘,整合文化资源,形成县、镇、村联动,织就我县文化产业的网络。

3.引进人才,健全机制。从执业主体地位、人才引进、项目引进、资金扶持、奖惩激励等方面建立机制。根据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定位,制定人才开发引进计划,下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懂专业、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利用好现有的文化设施,加强对文化产业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引导他们利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文化生产企业。出台文化产业扶植政策,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提供政策保障。相关部门对文化产业项目审批、立项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为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与省、市文化产业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争取扶持资金,加快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提升文化产业在我县经济中的份额。

4.加大宣传,增加投入。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明确定位,超前谋划。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对现有的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利用,传承发展,深入挖掘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包装,编印统一的图文并茂宣传册宣传片,适时组织一些大型活动,扩大我县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均等性的要求选准重点,扎实推进。对部分需要建设的人文景观、文化娱乐项目、餐饮等设施,由政府出规划,留出空间、搭建平台,鼓励吸纳民间、社会、企业资金投入,不断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促进柞水文化产业等文化快速发展。

文稿编辑:张宸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