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调研 > 

浅谈柞水教育扶贫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来源: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18-04-26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近年来,柞水始终把教育作为重点民生工程、重点督办事项、重点考核内容来推进,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真正把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实现教育扶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下面就教育扶贫工作,谈谈我浅显的认识。

一、教育扶贫现状

近年来,柞水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八个一批”教育脱贫具体要求,出台了《柞水县教育精准脱贫实施意见(2017-2020年)》《柞水县教育扶贫工作方案》《柞水县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整合工作意见,组建了教育脱贫专项工作队伍,建立贫困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缺口台账、贫困生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实现了农村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贫困学生不仅在物质方面得到帮扶,在精神、学业和生活方面也得到了全方位的帮助。

(一)学生资助全面落实。多渠道筹贫困生资助资金整合7个部门力量,围绕国家普惠性资助政策和国家济困助学政策,全覆盖落实困难幼儿补助义务教育困难寄宿生补助高中阶段困难学生资助和贫困大学生资助等工作累计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4832人6147.87万元,仅2015年秋2017年春两年,发放各类助学资金达2183.71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7825人次

(二)营养改善大力推进。县财政拿出481万元对47所学校食堂进行升级改造定期对负责营养改善计划的财务人员、食堂从业人员、管理员等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制定了食堂供餐实施方案,明确了供餐时间表和路线图,按照时间节点逐月督查,确保农村在校学生吃的安全、吃的放心,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全县76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惠及在校学生11148人,全县营养改善计划覆盖率达100%,学生供餐率达96%。

(三)职教扶贫逐步实施按照“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接受职业教育”的原则,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教育培训,2017年,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7期1861人次、雨露工程培训4期213人次、就业创业培训2期125人次、其他培训1期43人次,提高了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能力,增强了脱贫家庭致富造血功能。

(四)控辍保学扎实有效关注每一位学生成长,加强学籍管理,防止学生辍学、流失。印柞水县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镇长、村主任、组长、校长、家长、师长“六长”责任制和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考核问责机制持续加大动员劝返工作力度,全力确保在今秋开学全部返校就读,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已全部返校就读。

 (五)结对帮扶积极推行。推行师生“一对一结对”帮扶举措,目前全县教师与4651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关注、鼓励和帮助贫困生,让贫困学生享有平等教育权利的时候,使其人格也得到正常发展。

二、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家长陪读加深家庭贫困柞水地处秦岭腹地,开门见山,再加上“撤点并校”实施后,一些贫困家庭孩子要走很远的山路上学,为了不让子女受“奔波之苦”,家长只好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这无疑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造成劳动力的浪费对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形成了障碍。

(二)随迁子女进城后上学难。随着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移民搬迁工的落实,随迁子女进城上学人数骤增,导致城区基础教育资源供不应求,“校舍不足”“大班额”等问题应运而生,随之而来的城镇上学难问题将日益凸显

(三)偏远山区师资力量薄弱。现行教师编制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到学校安全管理、寄宿制管理、女教师婚育、二胎政策、单人单校、教师老龄化、城区教师招考等因素,导致缺员严重。同时,边远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时间较短,职称设岗少,教师晋职难,教师交流轮岗实施不到位等多种原因导致优质师源流失加快

(四)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受多种因素影响,留守学生、学困生、贫困生出现自卑、孤寂内向,甚至厌学心理。同时,政府、慈善机构及爱心人士层面在关爱这些学生时,多数只注重对他们进行物质资助,而忽略了情感交流,导致一部分受过捐助的学生缺乏感恩和上进心。

(五)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贫困家庭学生从小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再加上父母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培养教育能力和意识不足,多数孩子完成义务教育就选择了辍学,这种现象恶性循环、周而复始,加大了家庭贫困代际传递。

三、对策及建议

(一)改善城乡学校基础设施。一是加强初小、教学点标准化、现代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为边远贫困地区学生提供优质入学条件。是在保障现有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基础上,针对城镇化建设、移民搬迁过程中大量农民进城的现实情况,逐步扩大城镇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规模,确保贫困随迁子女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优化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一是科学设置教师招聘岗位,与新聘教师签订定向就业合同,鼓励他们到贫困地区任教,为贫困地区学校输送新鲜血液,保障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对现有教师进行摸底,对业务能力不强的教师进行培训,同时扩大教师轮岗比例,增加城区骨干教师到贫困地区轮岗交流人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三是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教师生活补贴覆盖面,把职称评定向贫困地区一线教师倾斜,确保优秀师稳固。

(三)加强贫困学生心理教育。一是在物质资助的基础上多开展一些精神激励、情感交流和日常关怀活动,通过研学旅行活动,组织城区学生与农村贫困学生进行生活、学习互换式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发展动力。二是对建档立卡贫困生,学校要积极推行师生一对一结对帮扶”措施,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三是加强“家校合作”,携起手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

)打造职教技能培训平台。一是继续加大投入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加宣传力度,鼓励贫困家庭学生学习一技之长,为将来就业创业打下基础。二是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选配“双师型教师”,形成“多个龙头注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口子放水”的教育培训格局。三是整合借鉴省市优质培训资源,开展差异化劳动技能培训,打造一批“月嫂县”、“建筑工县”、“园艺工县”品牌。四是统筹全就业市场,加强“培训—就业”精准对接,让受训人员结业就能就业。

 

文稿编辑:杨程